首页 - 内蒙古新闻 - 国内 - 国际 - 文化 - 教育 - 旅游 - 美食 - 健康 - 汽车 - 楼市 - 娱乐 - 体育 - 道德法制 - 草原社区 - 草原家园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您当前的位置 :道德法制 正文   
转播到腾讯微博
"黑校车"无法禁绝 北京校车推广难在哪
内蒙古新闻网  11-11-21 09:51 【字体:    来源: 北京晚报  
 

  开通校车等于鼓励择校?

  有专家分析,从目前国内校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,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:

  一是各地校车车型混杂,符合国标的专业校车少。据悉,不少地方的校车都以微型客车、面包车、普通公路客车和公交车辆等类型的车辆运营,甚至大量使用报废及翻新车辆,专用校车数量很少,安全隐患很大,各地“黑校车”超载现象及安全事故不断发生,安全的专业校车亟待推广。

  二是缺乏科学统一的校车运营管理模式。目前各地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,主要有学校自营、政府购车学校经营、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、有各政府补贴的营利型组织经营四种,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,但是各地情况也很不均衡。由于校车的低营利性,完全市场化的运作对该市场的发展促进作用非常有限,因此亟待政府的支持。

  三是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,各地对校车的管理宽严不一。国内有很多地方并没有针对校车、校车司机、校车经营企业拿出相应的管理规范,校车标准和校车道路权利方面的法规一直缺位,校车运营呼唤立法规范。

  北京市阳光彩虹教育服务有限公司是北京最早进行校车运营的企业。据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,除了没有相关规定和运营模式之外,北京还存在另一个不能开通校车的“隐情”:需要坐车的学生多是因为择校而造成的路途遥远,而根据教育法,学生是可以免试就近入学的。学生自主择校造成的上学难问题,不应由政府买单,否则就成了变相鼓励择校,这也是政府迟迟不能出台校车政策的原因。

  教育部试点校车运营

  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州市德清县、山东威海市和滨州市无棣县、辽宁本溪市桓仁县、黑龙江鸡西市、陕西西安市阎良区六个地区开展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工作。

  浙江德清县政府出资2000万购置了79辆“学生特权车”,全县乘车学生每人每次乘车支付1元钱,其中贫困学生免费。为了运营这些校车,德清专门成立了一个学生交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,79辆校车按照不同载客量从小到大分为四种车型,只接送学生,不作他用。德清的校车运营模式是:政府负责设车站、批资金、管维修、配司机;教育部门负责汇总学生乘车需求,审查校车开通资质;学校负责配备校车值勤教师,保证孩子乘车安全。德清的校车工程,引来一片叫好声。

  校车需求量连年翻番

  记者从郑州一家率先生产“国标校车”的客车公司了解到,2008年全国专用校车总销量仅150辆,2009年增长至900辆,到了2011年10月,仅该公司一个品牌就已售出1000多辆校车。2011年,除了西藏拉萨订购53辆,公司还先后接到浙江德清79辆、北京朝阳50辆等大额订单,增长势头迅猛。

  2011年11月上旬,北京市部分区县教委负责人赴郑州校车厂考察,阳光彩虹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与汽车厂家签订了校车推广计划。怀柔等区县教委表示,2012年将争取财政支持,购买合格校车进行试点运营。

  阳光彩虹公司负责人认为,在大面积推广有困难的情况下,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和民营校自购合格的校车,政府适当给予补贴,并在交通运输政策上给出优惠。

[责任编辑 于鑫 ]

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内蒙古新闻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内蒙古新闻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联系方式:0471-6659743、6659744、6659725。
网站介绍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 | 网站工作人员 | 网站地图
Copyright © 2005-2009 内蒙古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内蒙古互联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。新闻热线:0471-6659725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507213 蒙ICP证:09003619号